站内搜索 :

黄颡鱼健康高效养殖技术

作者:阳连贵     部门:教研中心     日期:2013-11-27 11:25:00     人气:6000    

黄颡鱼健康高效养殖技术

摘要:黄颡鱼肉质细嫩、少细刺、味道鲜美、营养价值高,广分布于我国河流、湖泊等水域中,是一种优质名贵经济鱼类。以前市场上所销售的黄颡鱼主要从天然水体中捕获,近年来,黄颡鱼的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大,自然水域中的资源不断减少,因而开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,养殖前景十分广阔。

关键词:黄颡鱼  健康养殖  高效养殖 养殖技术

    一、黄颡鱼的生物学特征

   黄颡鱼在鱼类学分类上隶属鲶形目、鲿科、黄颡鱼属,俗称黄腊丁、黄骨鱼等,体呈青黄色,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,各鳍灰黑带黄色。体型修长,周身无鳞。腹面平,呈淡黄色,体后部稍侧扁。头大且扁平,吻部圆钝,口下位。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,眼小,侧位。须4对,上颌须特别长。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,带锯齿。胸鳍短小 略呈扇形。背鳍后有一脂鳍,末端游离。尾鳍深叉形。 

    二、黄颡鱼的生活习性

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,营底栖生活。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:白天栖息于水体底层少活动,夜间则游到水上层活动、觅食。

黄颡鱼属于温水性鱼类。生存温度038℃。最佳生长温度2528℃,PH值范围6.09.0,最适PH值为7.08.4。而耐低氧能力一般。水中溶解氧在3mg/L以上时生长正常,低于2mg/L时出现浮头,低于1mg/L时会窒息死亡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,所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。

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。在自然水体中主要觅食一些小鱼虾、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、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,有时也捕食水草。人工养殖时可投喂绞碎的鱼、虾和软体动物,也可以投喂配合饲料。最好是以配合饲料为主,辅以动物性鲜活饵料。

黄颡鱼是一种小型的经济鱼类,生长周期短,当年繁殖的苗种当年体长能达123143mm,体重可达100200g的商品规格,群体产量高,适应性强,是目前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之一。

三、人工养殖技术

1、养殖池条件

黄颡鱼对池塘面积要求不严格,大小鱼池都可以用于养殖,一般选择水源充足、水质清新无污染、进排水方便的鱼塘,面积310亩,水深以1.52.0m较为理想。池底平坦、底质以沙质土最好,粘土及少硬泥池塘亦可,池底要留有一定淤泥。淤泥除了可以保水以外还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,具有保肥、供肥和调节水质的作用,池水也容易育肥。但果如淤泥过多,易恶化水质,有机物耗氧过大,造成底层水长期缺氧,容易引起鱼类浮头,降低鱼体抵抗力,而病菌容易繁殖,易发生鱼病,所以留10cm左右淤泥即可。池塘进出口处要设防逃密眼网,防止黄颡鱼外逃和其它野杂鱼类混进鱼池与黄颡鱼争食而影响生长。每个池塘应配备121.53.0千瓦的增氧机。

    2、放养前的准备

1)清塘  排干池水,清除池塘杂草和杂物,挖去过多塘泥,平整池底,修整塘基,疏通排水通道。并于放苗前15天左右每米水深用生石灰200kg/亩或漂白粉20kg/亩化水全池均匀泼洒,彻底清塘,清除池塘中有害微生物及野杂鱼。

2)肥塘  清塘后一星期左右进水至1.52m,并向池中施放发酵好的有机肥,150200kg/亩,以培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,即可以改善池塘生态,也可供苗种下塘后摄食。在养殖过程中,为不断补充水中的营养物质,使天然饵料生物繁殖不衰,在水色开始变淡时就要均匀、少量多次地追施有机肥。

3、苗种放养

1)苗种选择  主要来源于人工培育的苗种。所选用鱼苗要求大小整齐、色泽鲜艳、体表光滑、无病无伤、鳍无残缺、无畸形、体质健壮、游泳活泼、受刺激时反应灵敏。一般选规格35cm的苗种。

2)苗种运输  一般采用泡沫箱内装塑料袋充氧运输:塑料袋容量一般为20升,装1/3左右的水,装苗种后充足氧气,扎紧袋口放入泡沫箱内,盖上盖,用胶带将泡沫箱封口。根据运输路途的远近,适当调整塑料袋内鱼苗的数量。在气温较高、运输时间超过10小时的情况下,应在泡沫箱加些冰块,防止运输途中温度升高。同时,最好在水中加一定量的二氧化钙,以中和鱼体在运输过程中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。还可以在水中放一些土霉素,预防黄颡鱼在运输过程中相互擦伤后细菌感染。苗种在运输之前应停食一天,使其胃肠内的代谢产物排泄完,基本处于空胃状态,可以预防鱼苗在运输过程中排泄,污染水质。

3)鱼苗下塘  黄颡鱼苗种应在肥塘1周后,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时下塘。鱼苗下塘时应在晴天上午进行,下塘地点是池塘的上风口处,预防鱼苗随风游回头撞到塘基受伤。放养密度为45005000/亩。一月后水中大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,这时应放入体长为78cm的鲢、鳙鱼苗200/亩,吃掉水中过多的浮游生物,防止水体过肥,以控制池塘水质。两种鱼苗下塘前均用3%5%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以杀灭鱼体表面有害微生物。鱼苗下塘时,浸泡鱼体的水温与放养池水的温度差不超过3℃。

    4、投喂饲料

1)饲料  养殖黄颡鱼的饲料主要有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。天然饵料主要是小杂鱼、小虾、水陆蚯蚓、浮游动物等水生动物,因黄颡鱼属于小型鱼类,天然饵料在投喂时要绞碎后投喂。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可投喂配合饲料,要求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达38%40%、脂肪7%9%、碳水化合物20%23%、纤维素5%6%。最好是以配合饲料为主,辅以动物性鲜活饵料。

2)投饵方法  黄颡鱼喜集群摄食,因此最好是在池塘里设有食台,投饵时遵循“四定”、“三看”原则,即每天“定时、定点、定质、定量”给黄颡鱼投喂饵料,还得“看天气、看水质、看鱼情”来确定实际投饲量。投饵速度应遵循“慢--慢”的原则:先慢投等鱼体都游到食台来觅食后再加快投饵速度,让鱼争食,当鱼体吃得差不多的时候,一些吃饱的鱼慢慢散去,吃食速度下降,再减慢投饵速度,直到鱼体全部吃饱散去。

3)投饵量  人工饲养黄颡鱼日投饵量的确定:苗种阶段每天投喂4次,日投饵量为鱼体体重的35%;中期每天投喂3次,日投饵量为鱼体体重的23%;后期每天投喂2次,日投饵量为鱼体体重的2%左右。如天气突然降温或闷热、阴雨天时,应适当减少投饵量。如池鱼活动正常,每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。

5、日常管理

坚持每天早、中、晚各巡塘一次,注意观察黄颡鱼的吃食情况和水质变化,了解池塘施肥和投饵的效果,及时清除池塘中的杂物和死鱼等。每23天对食台清理1次,清除残渣、残饵,每半个月用0.30.5kg的漂白粉消毒1次。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是生产无公害黄颡鱼的重要要求,水质清新,溶氧充足,对黄颡鱼的生长、饲料转化率和对疾病的预防都是很有效的。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到勤加注新水,一般1015天加注一次,每次1530cm。如遇到天气干旱时应增加注水次数。保持养殖水体中高溶氧,要勤开增氧机:鱼苗期每隔35天,晴天中午适当开增氧机;68月份时,白天中午开动全部增氧机,夜间开部分增氧机。除此之外,还要定期消毒和使用微生物制剂,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5cm较好,同时要保持水质的肥、活、嫩、爽。

池塘中套养的鲢、鳙鱼是为了有效控制水体中的藻类数量和吃掉水中的残饵,可以不用专门的投饵和管理。

    6、疾病防治

在养殖过程中,必须坚持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的原则。平时做到勤观察勤检查,严格日常管理操作:彻底清理鱼池,苗种放养时,先用2%3%食盐溶液等药浴消毒。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,定时换水、清污,保持水质清新和足够的溶解氧。保证投喂饵料的质量和数量,定期用药饵(一般15天用一次,连用3天)进行疾病的预防。养殖密度要合理。操作要小心,不能使鱼体受伤。发现疾病要及时隔离、诊断、治疗。在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方法如下:

1)腐皮病  多数是由于水质不良、鱼体受伤等引起细菌感染和霉菌感染导致此病的发生,以烂鳍和生长水霉为主要症状。在捕捞、运输和放养过程中,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,细心操作,鱼苗鱼种下塘前要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或2%3%食盐溶液浸洗消毒,并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能有效预防此病。

2)肠炎病  多数是由于投喂了不洁饵料引起。病鱼腹部膨大,肛门红肿,轻压腹部时肛门会有黄粘液流出,病鱼离群独游。防治方法:坚持不投喂霉变、腐败的饲料,鲜活饵料要用2%3%食盐溶液消毒;定期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%食盐做成药饵投喂;或在饲料中添加0.1%的鲜大蒜汁投喂。

3)小瓜虫病  病鱼反应迟钝或漂浮水面。在病鱼体表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胞囊,严重时体表像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。过度密养、饵料不足、鱼体瘦弱时易感染小瓜虫病。防治方法:采用生石灰清塘、鱼苗鱼种消毒、合理放养密度等生产措施,可防止小瓜虫病的传播。用6080ml/m3的福尔马林浸泡病鱼1015分钟,隔天再浸泡一次来治疗发病初期的小瓜虫病。发病后期的小瓜虫病治疗效果较差,会引大批鱼体死亡。

     4)斜管虫病和车轮虫病  黄颡鱼苗种易此病,多在放养密度大、水质不良的情况下发生。病鱼离群,侧卧于水下,或头朝下、尾朝上倒栽于水面,呼吸困难,不久即死亡。防治方法: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;用0.4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(52)合剂全池泼洒。

    总之,在生产实践中,鱼病的暴发往往是以并发症的形式出现的,对并发症的防治难度也就更大,即使已有特效药治疗,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。因此,我们特别提倡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,采取综合预防措施,才能掌握防治鱼病的主动权。

    四、讨论

1、黄颡鱼没有鳞片,对各种药物比有鳞鱼敏感,对一些药物的耐受力较差,特别是对硫酸铜、高锰酸钾、敌百虫等比较敏感,用药浓度一定要谨慎把握,使用量一般低于常规用量,最好是在用药3小时后向鱼池大量冲水,以防造成慢性药害。

2、黄颡鱼的背鳍、胸鳍均有大硬刺,过高密度养殖在争食时易挤伤,以5000/亩左右为宜。

3、养殖的黄颡鱼体色较野生的品种淡些,可能是由于饲料或养殖水质引起,应投喂高质饵料和加强水质管理。

4、黄颡鱼是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,在养殖过程中的残饵容易把水质搞坏。配养一些滤食性的鲢、鳙鱼把残饵和因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大量浮游生物吃掉,能保持良好的养殖水体。但不能配养罗非鱼、鲤鱼、鲫鱼等和黄颡鱼同一水层的鱼类,这些鱼会和黄颡鱼争空间、争食物,最终影响黄颡鱼的生长。

5、坚持深水养殖黄颡鱼。池塘水较浅,光照度较强,不利于黄颡鱼喜弱光活动、摄食的要求。

6、黄颡鱼雌性生长速度比雄性生长速度要慢得多,为提高经济效益,最好是选择全雄黄颡鱼苗进行养殖。

7、放养苗种时应该尽量早一些,在水温较低的时候进行,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苗种较早得到疏散精养,从而延长生长期,最后可以养成较大规格的商品鱼,得到较高的鱼产量;另一方面也因为在低温下鱼类活动较弱,可以减少放养过程中鱼体的损伤。另外,在进行放养工作时,要防止鱼病传染和避免鱼体受伤,因此,鱼苗鱼种过池时,一定要带水运输,各种操作要细心谨慎,同时,要选择天晴时进行放养。鱼苗鱼种放养前,应先进行鱼病检查,做好鱼苗鱼种的消毒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