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意渐浓,国庆、中秋假期将至。这个来之不易的小长假,对我们每个人而言,都不只是一段休息时光,更是一个修复关系、储备能量、重新连接彼此与自我的黄金窗口。在此,学校心理咨询室为大家送上一些温“心”小贴士,希望能帮助大家合理规划,调整身心。
学生篇:
一、计划先行,高效假期
假期是放松的好时机,但过度放松可能导致返校后难以适应学习生活。建议同学们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,包括学习、休息、娱乐和社交活动。规律的作息、合理的时间管理会让我们增加更多的掌控感和确定感,有助于我们保持身心健康,保障自己度过一个愉悦、充实的国庆假期。
二、积极调适,保持乐观
在假期中,我们要觉察自己情绪的变化,及时做一些积极的调整。每个人都会经历喜、怒、哀、惧,当一些消极情绪出现时,我们要先接纳自己的情绪,接着可以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,或者选择适度运动、欣赏音乐、阅读书籍、自我暗示等调适方法,让心情放松下来,保持积极心态。
三、参与劳动,锻炼身体
假期中勇于承担家务劳动,这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技能,更是一种家庭分担,体现了我们“家庭小主人”的责任。适当的运动可以消除疲劳,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,坚持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,能使我们身心愉悦,降低紧张和不安情绪。
四、适当外出,感受氛围
心理学研究表明,与大自然相处的经历对我们的身心有恢复效果。融入自然环境,嗅嗅雨后清新的空气、摸摸光滑的树叶、看看色彩鲜艳的花朵,我们紧绷的神经会放松下来,多巴胺等快乐物质会增加,压力也会降低。趁着国庆节假期和家人一起出去游玩,增长见识,放松身心,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哦!
五、合理使用,杜绝沉迷
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会消耗我们的能量,降低我们的视力,让我们难以对网络之外的其他事情提起兴趣;因此,我们要学会享受电子产品带给我们的便利与乐趣,但不能被它支配与操控,一定要严格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,做到收放自如、张弛有度。
家长篇:
一、转变角色,给予孩子积极关注
转变角色,给予孩子积极关注从“管理者”到“陪伴者”:假期尽量放下说教和批评,多倾听、多鼓励、多理解。尝试看到孩子在学习之外的闪光点。给予高质量陪伴:陪伴不在于时间长短,而在于是否专注。放下手机,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交流一刻钟,远胜于心不在焉的一小时。
二、善于观察,做孩子的支持后盾
细心观察情绪变化: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表现,如果发现孩子有持续的情绪低落、易怒、睡眠食欲显著变化等,要给予关心而非指责。成为孩子的“安全港湾”:让孩子知道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家永远是温暖的避风港,您会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。
三、家庭互动 营造积极氛围
家长可引导孩子参与家庭日活动,如共同烹饪、桌游竞赛等,增强归属感。避免高频追问学习情况,可改为开放式提问:“假期最想尝试的三件事是什么?”对于冲突,采用“非暴力沟通”四步法:观察事实—表达感受—说明需求—提出请求。
咨询途径:
假期时候如果出现心理情绪问题,请及时联系老师,也可以寻求专业帮助。如您有需要,可以选择以下方式:
最后,预祝大家双节愉快,阖家安康!
图文:黄芮
发布员:黄芮 审核员:曾珊